红船精神
提出过程: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提出并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在嘉兴南湖红船旁阐释红船精神:“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
基本内涵: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这是红船精神的灵魂,是动力之源,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早期共产党人的追求和他们改变近代中国社会命运的迫切愿望;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党品质、广大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是政德之基,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价值取向和根本宗旨、道德要求。
意义作用: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就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和带领人民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辉煌篇章。
实践要求:践行红船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红船精神绽放时代光芒。要以首创精神走好新征程。敢于突破前人,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坚持用首创精神、开拓创新,不断开辟共产党人的新天地。要以奋斗精神赢得新胜利。肩负新使命、解决新矛盾,蓄积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激情,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要以奉献精神收获新光荣。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一
90多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井冈山,或重寻故地,或追根溯源,寻找的都是一种精神的力量。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1972年11月,邓小平探访井冈山;1989年10月,江泽民视察井冈山;1993年4月和2009年1月,胡锦涛两上井冈山。特别是2016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井冈山考察调研,再一次深情回顾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程,告诫我们:“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总书记对井冈山精神作了精辟的概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井冈山精神是无数的革命先辈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转折时期用生命和鲜血铸就而成的,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和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与凝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思想作风与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开放,直至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井冈山精神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岁月,历久而弥新。井冈山精神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能够穿越时空,在不同时代都能放射出新的光芒。
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在有些人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之际,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魄和大无畏精神,在茅坪八角楼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任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对“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作出了坚决的回答,坚定了大家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正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无数的革命者在井冈山播撒着理想的种子,探求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4.8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的就是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他们奉献青春和生命的执着追求,最终换来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井冈山也由此成为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凝聚的红色基因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革命胜利和祖国建设而努力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首先就是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在偏僻的井冈山浴血奋战、艰难创新,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工作重心的转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马列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奠定了井冈山斗争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927年10月,当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在全国各地按照苏俄模式举行的武装暴动纷纷遭致失利的生死存亡关头,毛泽东同志毅然将革命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地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探索出“中国模式”,最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富起来,让国家强起来,同样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结果,同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由此,也更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是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自觉地发扬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精神,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才能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渡过重重难关,以“红米饭、南瓜汤”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井冈山虽然条件艰苦,但官兵一致、上下同心,毛泽东、朱德等根据地领导人率先垂范、廉洁自律,与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军民中产生了巨大的正效应。所以,在井冈山物质生活极其清苦的时期,红军战士不但没有怨言,反而作战更加勇敢,思想更加统一,信念更加坚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进入新时代,事业更伟大,工作也更艰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保持戒奢戒侈、戒骄戒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历史告诫我们,没有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就不可能有永远摧不垮、打不烂的民族精神。越是胜利、成功、顺利和安逸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头脑清醒。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优良传统和传家宝。中国共产党靠艰苦奋斗起家,也只有全体共产党人不忘艰苦奋斗的传统和精神,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顶起自己应该顶的那片天,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壮大,才能永远保持我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带领全民族实现共同的伟大梦想。
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井冈山是我党的群众路线的摇篮,是开展群众工作的最早实践地之一。井冈山时期我党在这里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把“做群众工作”作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始终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原则,把分散的民众转化为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党、红军和群众始终保持着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密切联系,筑成了一道军民共同对敌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中国化的新篇章。
群众路线彰显着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政治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是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和检验了的真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群众路线仍然是胜利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顺应人民意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革命从这里走向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里得到实践。在新时代,井冈山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殷切嘱托,使井冈山成为全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新起点。在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紧紧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等要求,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山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至2017年初,井冈山的贫困发生率降至1.6%,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井冈山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可以告慰无数革命先烈的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伟大事业正在不断推向前进,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正在逐渐变为现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
在中华民族崭新的历史纪元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时刻,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必将一如既往地为治国理政注入绵延不绝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古田会议:“党指挥枪”铸就军魂
如果说一场会议树起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精神的历史标杆,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以“党指挥枪”铸就军魂,非古田会议莫属。
92年前的古田会议,犹如一声惊雷,打破了梅花山腹地古田这个小山村的宁静。这场会议成功解决了党和军队建设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使人民军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国革命“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的光辉起点,成为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社下山西麓的古田会议会址,是一座清朝四合院式宗祠建筑。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挺进闽西,进驻古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时,根据《少年先锋队歌》歌词“曙光在前头”,把这里改名为“曙光小学”。
时间回拨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曙光小学胜利召开,120多位红四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主持,与会代表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亲笔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等五项决议案。
在事关红军和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古田会议第一次确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第一次提出了“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第一次阐明了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寻根溯源,牢记使命
古田会议会址背靠参天古木林,在茂密树林的掩映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数里之外便赫然跃入眼帘,熠熠生辉。
90多年后的今天,古田会议会址保护完好,游客参观时依然可见历史痕迹:当时的会场设在大厅,有主席台和5排代表席座椅。靠墙架着一块黑板,上墙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横幅会标及中国共产党党旗,以及马克思、列宁石印画像。主席台靠外侧墙上还挂了一只欧式壁钟。会场内四根大红柱上张贴着会议宣传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反对机会主义”“反对冒险主义”。
讲解员说,当年古田会议期间,正是大雪纷飞的寒冬季节,与会代表衣着单薄,有的穿着单衣和草鞋,严寒难御,便在会场内堆起木炭烤火取暖,所以地板上留下几处当年炭火烧烤的斑斑痕迹。
时光流转,初心不改
古田会议并没有因为岁月流逝而被淡忘,反而在今天凸显出其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升辉表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古田会议正是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红军建设中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从理论和制度上给予正确的解决。
吴升辉将古田会议精神概括为“思想建党、永葆先进的开拓精神,政治强军、听党指挥的铸魂精神,民主团结、敢于斗争的奋斗精神,一切为民、求实创新的奉献精神”。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古田会议精神具有自己固有的特征。”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苏俊才有着自己的解读:古田会议精神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古田会议的召开和通过的决议既是新型人民军队完成创建的标志,又是毛泽东建党思想形成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共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古田会议决议和毛泽东等人在古田会议前后的实践所解决的是包括从思想、政治、军事、组织原则到革命道路等的理论问题,从党的领导、组织、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等基本制度到工作方法作风等的实际问题,既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加强党和军队建设的“一整套”思路,又提出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理论。古田会议正视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立足农村游击环境实际,对红军存在的错误倾向和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纠正的方法。
“古田会议精神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先进政党和人民军队的建党建军精神。”苏俊才说,正因为古田会议精神把党的初心使命贯彻到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树起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精神的历史标杆,奠定了其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中的里程碑地位,使之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的重要坐标。
山峦含黛,血脉传承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古田会议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也对闽西妇女产生深远的影响。”福建省龙岩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蓝凯英说,古田会议精神铸就了闽西妇女特别讲政治、听党话的优良传统,铸就了闽西妇女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古田会议精神影响下,以才溪女为代表的闽西妇女,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经济建设时期,还是在新时代,都巾帼不让须眉,恪尽职守,积极作为,以实干精神彰显了闽西妇女独特的风采和魅力。(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吴军华 李菁雯 视频讲述人:福建师范大学学生 雷茜)
不忘为民初心 接续本色前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古田会议精神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是留给后人珍贵的精神财富,古田会议会址也是让后人了解革命历史、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内涵的革命圣地,对我们增强爱国情怀意义非凡。
古田会议决议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治党理念,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党不忘人民群众的初心。因此,在讲述古田会议的这段历史时,我的耳边总是萦绕着一句话: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群众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党的伟大事业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完成。《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都强调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把群众工作作为党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详尽地设计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形成了初步的群众工作制度。正是由于我们党将革命工作植根于人民,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红四军才能发展壮大,革命军队才能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屹立不倒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虽然我们党如今面临的任务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铭记在心,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好群众路线。